??? 【治疗】
??? 目的是保证通换气功能正常,待自身PS产生增加。RDS得以恢复。机械通气和应用PS是治疗的重要手段。
??? 1.一般治疗 ①保温:放置在婴儿暖箱或辐射式抢救台上,保持皮肤温度在36.5℃。②监测: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和动脉血气。③保证液体和营养供应:第1天5%或10%葡萄糖液65~75ml/(kg·d),以后逐渐增加,液体量不宜过多,否则易导致动脉导管开放,甚至发生肺水肿。④纠正酸中毒。⑤抗生素:原则上不主张使用,但若合并感染,应依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相应的抗生素。
??? 2.氧疗(oxygen therapy)和辅助通气
??? (1)吸氧:轻症可选用鼻导管、面罩、头罩或鼻塞吸氧,维持PaO250~80mmHg(6.7~10.6kPa)和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2)90%~95%为宜。
??? (2)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①目的是使有自主呼吸的患儿在整个呼吸周期中都接受高于大气压的气体,以增加FRC,防止呼气时肺泡萎陷,以改善肺氧合及减少肺内分流。②指征:吸入氧分数(fraction of inspiratory oxygen,FiO2)>0.3,PaO2<50mmHg(6.7kPa减TeS O2<90%。③方法:鼻塞最常用,也可经面罩、鼻咽管或气管插管进行。④参数:压力一般为4~6cmH2O,很少超过8~10cmH2O。
??? CPAP多适用于轻中度RDS患儿。对于已确诊的RDS,越早使用CPAP,越能避免后续经气管插管呼吸机的应用。
??? (3)常频机械通气(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
??? 1)机械通气的指征: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其参考标准为:①FiO2=0.6.Pa O2<50mmHg(6.7kPa)或TcSO2<85%(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除外);②PaCO2>60~70mmHg(7.8~9.3kPa)伴pH<7.25;③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呼吸暂停。具备上述任意一项者即可经气管插管应用机械通气。
??? 2)呼吸机初始参数:吸气峰压(PIP)20~25cmH2O,呼气末正压(PEEP)5~6cmH2O,呼吸额率(RR)25~30次/分,吸气时间(TI)0.3~0.4秒,FiO2依据目标TeSO2调整,15~30分钟后检测动脉血气,依据结果决定是否调整参数。
??? 近年来,由于PS普遍应用于RDS,使得机械通气参数较前降低,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
??? 3)并发症:①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长时间气管插管和(或)应用呼吸机引起的继发性肺内感染,可加重原发疾病,影响呼吸机的撤离。常见致病菌有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及不动杆菌。②肺气漏(pulmonary air leak,PAL):多由CMV的压力过高所致。包括肺间质气肿、气胸、气腹、心包积气、纵隔积气、皮下气肿和空气栓塞。③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由于长时间机械通气、吸入高浓度氧或感染等因素所致。目前将其定义为生后28天或纠正胎龄(胎龄+日龄)36周时仍需吸氧并伴胸片异常。主要病理变化为肺泡发育障碍和肺间质纤维化。④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除机械通气外,主要为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所致,其病理特征为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严重病例可失明。⑤其他:气道损伤、心排血量减少、PDA、IVH等。
??? 3.PS(pulmonary surfactant)替代疗法 可明显降低RDS的病死率及气胸的发生率,同时可改善肺顺应性和通换气功能,降低呼吸机参数。
??? (1)应用指征:已确诊的RDS或产房内防止RDS的预防性应用。
??? (2)临床应用PS分为4类:①天然型PS:从猪肺、小牛肺提取物中提取;②改进的天然型PS:在天然提取的PS中加入了PS的主要成分,疗效更佳;③合成PS:是由人工合成的PS。主要磷脂成分按一定比例分制而成,不含表面活性蛋白;④重组PS:又称合成的天然型PS,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疗效较好。上述①、②、③为第一代PS产品,④为第二代PS产品。#p#分页标题#e#
??? (3)使用方法:①时间:对于胎龄较小和出生体重较低的早产儿,出生后最好立即给予PS,可预防RDS的发生或减轻RDS的严重程度;对于已确诊的RDS患儿,应立即给予。对部分RDS仍在进展的患儿(如持续不能离氧,需要机械通气),需使用第2剂或第3剂PS。②剂量:每种PS产品均有各自的推荐剂量,多数报道首次100~200mg/kg,再次给予100mg/kg。③方法:药物(干粉剂需稀释)摇匀后经气管插管缓慢注入肺内。
??? (4)注意事项:①使用前最好拍胸片确认气管插管的准确位置;②因表面活性物质的黏滞。可发生气道阻塞,故在PS从呼吸道扩散到肺泡内之前,应用复苏气囊加压通气或适当增加机械通气的压力;③应用PS后,当潮气量迅速增加时,应及时下调PIP及PEEP,以免发生肺气漏;④预防性应用PS时,应避免因气管插管时间过长而发生低氧血症,甚至导致早产儿脑损伤。
??? 4.关闭动脉导管
??? (1)限制入液量,并给予利尿剂:尽可能减少液体的摄入,减少血液从降主动脉分流到肺动脉,以减少肺内液体的积聚。此外,利尿剂尚有利于减轻心脏的前负荷。
??? (2)吲哚美辛为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前列腺素E是胎儿及生后初期维持动脉导管开放的重要物质,而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可减少前列腺素E的合成,故有助于导管关闭。首次剂量为0.2mg/kg,静脉用药,用药后12小时、24小时可再重复1次,每次0.1mg/kg。副作用包括肾功能损害、尿量减少、出血倾向等,停药后可恢复。
??? (3)布洛芬:为非选择性环氧化酶抑制剂。有研究显示,布洛芬治疗PDA与吲哚美辛具有同样的疗效,且不发生使用吲哚美辛的一些并发症,如减少肠系膜及肾脏血流,对肾脏的副作用更小。首次剂量为10mg/kg,口服,用药后24小时、48小时后再重复1次,每次剂量为5mg/kg。但对胎龄<27周的早产儿用药应慎重。
??? (4)手术治疗:对应用上述药物治疗无效,有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且严重影响心肺功能者,可考虑手术结扎。
?